近半年产出一直在下滑,最后分析原因是综合竞争力大不如前,执行力严重不到位,大大小小的错误不断重复屡犯。为此最近一直在抓公司的执行标准,目前已经出了雨伞区存放、办公桌卫生、办公椅对齐、储物柜分配以及公司牌佩带等标准,并设置工作结果、指导原则、错误演示以及奖罚制度。已试行一周,目前效果不错,以后会加大各种标准的投入,并不断培训。
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方式,主要得益于破窗理论。
破窗理论:没修复的破窗,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。
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“破窗理论”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。读读下面这个例子:
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,又没有及时修复,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,去打碎更多的玻璃。久而久之,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,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,犯罪就会滋生、蔓延。
要想引导一个好的环境,除了要维护外,还必须及时修好“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”。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,许许多多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在环境暗示和诱导下行事的结果。在优雅洁净的场所,我们都会保持安静,不会大声喧哗;相反的,如果环境脏乱不堪,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、咒骂等等不文明的举止。
因此可见,环境好,不文明的举止也就会有所收敛;环境不好,则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。人会被环境影响,但是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,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。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“从我做起,从身边做起”,并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,它确实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。
在公交车站,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,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?与这相反,车辆尚未停稳,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,争先恐后,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,恐怕也没有耐心了。
在公共场合,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、谈吐文明、遵守公德,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。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“破窗效应”,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。
破窗理论告诉我们:从我做起,从身边做起。这不是空洞的口号,行动起来!
成功案例:
20世纪90年代,纽约的犯罪率急剧下降。纽约的暴力犯罪率下降56%,全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下降28%。这种效果非常明显,归罪率为什么在短期内下降这么快呢?
一般来说,我们会认为能发生这么大的改变,只可能是因为纽约警察署的采取了严厉的措施,例如规则更加严厉,控制力度加强,逮捕了更多的人,等等。但是实际做法非常简单。
很多人将这种改变归结于前纽约市长Rudolph Giuliani具体政策的功劳。更重要的是,他最突出的一项政策是将犯罪率降到了一个很低的层面,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作“破窗方法”。
一般来说,通过清理城市,例如清除地铁墙上的涂鸦,修补“破窗”,这座城市就会变得更加安全,犯罪数量就会下降。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方法,因为人们没有将重点放在大的犯罪事件上,而是首先修补那些看似较小且不重要的问题上。
前市长Giuliani说:“很明显,谋杀和在墙上涂鸦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犯罪行为,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联系的,我们的环境如果能容忍其中一种犯罪行为,就可以容忍另外一种犯罪行为。”
从本质上讲,这意味着你所在的环境对你和其他人做决策有巨大的影响。如果你看到一栋房子里有很多已经打破的窗户,虽然你没有犯罪的意图,但你也很可能会打破其他的窗户,闯进房子里。